福建龍溪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始建于1958年的國有控股上市集團公司,主要生產經營關節軸承、圓錐滾子軸承及高端機械零部件,現有福建省永安軸承有限責任公司、福建三明齒輪箱有限責任公司等11家權屬企業。公司主導產品關節軸承應用于航空航天、高鐵動車、風電核電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配套神舟、嫦娥、C919、AG600、江門中微子探測器等幾乎所有“大國重器”和國家重點工程。關節軸承產銷量世界第一、工業增加值率全國同行業第一、研發費用占營收比例全國同行業第一;是全國同行業唯一首批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唯一首批全國工業品牌示范企業、唯一參與軸承國際標準制定的中國企業、全國唯一先后入選國務院國資委“雙百企業”“科改企業”的市屬現代化國有控股上市集團公司。
公司研發體系完善、研發能力強大。現已建設成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研發平臺,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工作室,全國唯一的關節軸承研究所、經CNAS認可的世界一流關節軸承檢測實驗中心等,形成全球唯一集“襯墊研制、新材料應用、仿真設計、同步開發、精密制造、檢測實驗和服務型制造”于一體的研發模式,成功研制全球領先的 “三大核心技術”(PTFE織物襯墊、模塑襯墊和精密仿真擠壓),并通過技術循環開展其他前沿技術引領和顛覆性技術創新,積極發展新質生產力,保持技術領先地位。公司是全國滾動軸承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關節軸承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單位、關節軸承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主要起草單位,榮獲福建省標準貢獻獎一等獎,現有專利162項,其中發明專利71項。
公司著力暢通循環,引領創造需求。立足國內、放眼全球,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實施“雙師型”(營銷師+工程師)營銷,把握工程機械、重型汽車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契機,瞄準航空航天、風電核電、高鐵動車、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著力開拓 “三大領域市場” (國內市場、國際市場和新興產業市場)。國內市場鞏舊拓新,實施“一企一策”差異化營銷策略,市場占有率73%;國際市場推行“四步走”戰略,瞄準世界500強,不斷挺進全球高端產業鏈,市場占有率15%;空天市場牢牢把握國家戰略機遇,通過美國海軍航空司令部(NAVAIR)實驗室最高等級A標認證,進入波音、灣流宇航公司等跨國集團全球供應鏈體系,為打造高端關節軸承全方位配套體系打牢基礎,與國內主機廠所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以“關鍵小器”有力保障“國之重器”,為維護國家安全作出積極貢獻。
公司經營理念先進、管理體系健全。創新性提出龍軸特色商業模式,即:以提升顧客價值為導向,以技術升級推動產品升級,以產品升級推動顧客升級,挺進全球高端產業鏈;以“雙效”(效率+效益)精益管理為基礎,以“雙師”踐行“雙循環”為方法,以“三大核心技術”拓展“三大領域市場”為路徑,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綜合經濟效益指數和工業增加值率始終位居全國同行業第一。引入國際先進管理理念和方法,構建龍軸特色的決策機制科學、市場反應敏捷、資源配置合理、過程管理高效、兩化深度融合、系統改善持續的集約型一體化管理體系,提升公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公司人才體系完備、人力資源雄厚。現有員工約2600人,其中本科以上456人,碩士以上72人;正、副高級職稱86人;國家級領軍人才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省特殊支持“雙百計劃”人選2人,省級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人,市級高層次人才11人;省部級以上優秀企業家6人次,省、市級勞動模范10人。圍繞“創新、創業、創造”的“三大方向”,聚焦“基礎理論研究、工藝技術研究、應用技術研究”的“三個方面”,強化建設“高素質經營管理人才、高水平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藝專業技能人才”的“三支隊伍”,讓不同專業特長、不同職業崗位、不同能力水平的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長,將源源不斷的人才優勢轉化為澎湃不竭的發展動力。
公司將堅決扛起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以黨建為引領、以創新為驅動,積極發展新質生產力,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實現政治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三豐收”,奮力建設世界一流專精特新企業,朝著百年龍軸的遠大夢想闊步向前,為以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龍軸貢獻!

